1. 首页 > 最热游戏新闻

梦幻西游wz奇异果孩子 梦幻西游奇遇任务之攻略合集

《西游记》究竟是谁写的

答:《西游记》到底是谁写的呢?文学界曾经出现过很多争论,有过吴承恩、丘处机、李春芳、许白云、蔡金、唐新庵、陈元之、朱观锭、闫希言等等的各种说法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但由于鲁迅、胡适等泰斗级人物最后指定是吴承恩,即“吴承恩之说”遂成定论。

但“吴承恩之说”也是经不起推敲的。

我们不妨来看看支持“吴承恩之说”的依据是什么。

当年,胡适坦承,他在写《西游记序》时,并不知道《西游记》的作者是谁,只能一再强调“《西游记》小说之作必在明朝中叶以后”,“是明朝中叶以后一位无名的小说家做的”。后来发现比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出版还要早一些的蒋瑞藻《小说考证》里面,引有清乾隆年间校勘学家丁晏的一段话,说据天启年间的《淮安府志》里有提到,《西游记》是淮安嘉靖中岁贡生吴承恩作的。所以,就特意就查找了《淮安府志》,以访寻关于吴承恩的材料。但没有查到。不过,之后得到了鲁迅的帮助——鲁迅把自己搜得的许多材料转抄给他共享。

原来,《淮安府志》在清代咸丰年间重刻,已不存“吴承恩作《西游记》”条目。

鲁迅是从清乾隆年间的古文字和考古学家吴玉搢所著《山阳志遗》查这一说法的。

吴玉搢读天启《淮安府志》后,发了一通感慨,说:天启年间《淮安府志》里记吴承恩“性敏而多慧,博极群书,为诗文下笔立成,复善谐谑,所著杂记几种,名震一时。”“初不知杂记为何等书,及阅《淮贤文目》,载《西游记》为先生著。”

即天启《淮安府志》所载“吴承恩作《西游记》”条目是怎么写的,现在已无从得知了,但从吴玉搢的感慨里可以得知,其中的《淮贤文目》里提到《西游记》为吴承恩所著。

鲁迅还提到与吴玉搢同时代的大散文家、法学家阮葵生读了吴玉搢《山阳志遗》后,作《茶余客话》,赞同了“吴承恩之说”,称“按旧《志》,称射阳性敏多慧,为诗文下笔立成,复善谐谑,著杂记数种。惜未注杂记书名,惟《淮贤文目》载射阳撰《西游记》通俗演义。是书明季始大行,里巷细人乐道之,而前此未之有闻也。”

注,因为淮安在汉代曾叫射阳县,县的东南有一湖泊叫射阳湖,所以吴承恩以“射阳”为号,经常自署为“射阳居士”,后代亦有人称他为“射阳山人”。

据此,“吴承恩之说”的依据是很薄弱,支撑它的,其实只是一本改编前的《淮安府志》(改编后已经没有该条目)。

但改编前的天启《淮安府志》里的“吴承恩之说”是否成立,也有很大问题。

清初黄太鸿《西游记证道书跋》就指出《西游记》“篇中多金陵方言”,与吴承恩淮安方言极不相同。

而从《西游记》问世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三百余年里,各种刊本或署朱鼎臣编辑,或只署华阳洞天主人校而不署作者姓名,或署丘处机撰,没有一本署吴承恩的名。

再有,《淮安府志》说吴承恩作《西游记》,但没交待他的《西游记》是何种文体,是什么性质的书籍,有多少卷、多少回,即说明不了吴承恩所作的《西游记》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神魔小说《西游记》,道理明摆着,世间重名的书籍是有很多的。

清初著名藏书家黄虞稷的《千顷堂书目》卷八史部地理类就有这样的著录:“唐鹤征《南游记》三卷、吴承恩《西游记》、沈明臣《四明山游籍》一卷”。

黄虞稷时代距万历二十年(1592)神魔小说《西游记》首刻刊行时间只有五十多年,神魔小说《西游记》已是大家熟知之书,可是黄虞稷却将吴承恩的《西游记》明确归入地理类,可知吴承恩的作品《西游记》只是一部普通游记。

还有,至今存留的吴承恩诗文及其文友的文字中都从未有提及其撰写《西游记》事,《淮安府志》虽然说了,但按常例,演义、稗官之说是不入方志的,即吴承恩的《西游记》应该是舆地类书籍,而非神魔小说《西游记》。

当然,最能说明吴承恩不是神魔小说《西游记》作者的,是《西游记》里面的大量诗作与吴承恩的诗才不搭。

前面说了,《淮安府志》里在称赞吴承恩的诗才时,说“射阳性敏多慧,为诗文下笔立成”;

吴承恩的好朋友、湖北沔阳人陈文烛也称赞吴承恩的诗才“诗词虽不拟古何人,李太白、 辛幼安之遗也”。

但是,我们读《西游记》里面的诗,诗品很低,近于打油诗、口水诗。这些诗,作者为提高其品格,还往往会抄袭几句前人的佳句进行妆点。

举个例:观音菩萨随悟空到五庄观救人参果树,书中配了首不伦不类的诗:

玉毫金象世难论,正是慈悲救苦尊。

过去劫逢无垢佛,至今成得有为身。

几生欲海澄清浪,一片心田绝点尘。

甘露久经真妙法,管教宝树永长春。

你看“玉毫金象世难论,正是慈悲救苦尊”、“甘露久经真妙法,管教宝树永长春”这几句,都是大俚语、大白话、口水诗,这是诗作者的真正水平,但“过去劫逢无垢佛,至今成得有为身。几生欲海澄清浪,一片心田绝点尘”这几句,却是妙手独得,浑然天成。但这几句,其实是原封不动照抄了宋朝惟白《文殊指南图赞》的。

所以说,《西游记》的作者不可能是吴承恩,真要是吴承恩的话,他不会写这种低水准的诗入自己的作品里丢人现眼,更不会做可耻的抄袭搬运工。

最后,我的结论是:《西游记》是谁写的不知道,但绝不会是吴承恩。

目前公认的说法是,《西游记》的作者是明朝时期的一个贡生,名叫吴承恩。

吴承恩,生于1500年,死于1583年。对明朝人来说,绝对的长寿。也许就是跟写《西游记》久染“仙气”有关。今江苏省淮安市人。自由聪敏好学,博览群书,尤其喜欢读神怪类的书籍。这相对于科举来说,可以说是不务正业之举。因此吴承恩的科举之路颇为坎坷。一直考到60岁,也只补了个贡生。1866年当了一会县长办公室主任。辞官回家后,吴承恩将原来写了几十回的西游记重新补起。一心著书。这活既要动脑又要体力,并且心有所属。虽然穷点,依然长寿。

可见,人要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,这点比什么都重要。

先给出结论:

1. 《西游记》的作者存疑,真不一定是吴承恩;

2. 《西游记》属于集体创作,没必要追究具体的作者。

《西游记》的原型故事,来自于唐代玄奘法师赴天竺取经的真实历史,在后世一直有接连不断的加工。最起码在宋、元时期,就有大量的民间说书艺人在讲述西游取经的故事了。

了解传统曲艺行当的朋友都知道,这批说书艺人中(也要加上后面唱戏的一批艺术家),有很大一批是不认识字的,文化水平也堪忧,讲故事的手艺,主要以师徒口耳相传为主。这就好比电影《霸王别姬》中学唱戏的一帮小孩子,学戏的过程很辛苦,师父教一出,会一出。

说《西游》热闹,人们爱听,所以钱来得快,大家也就都爱说,不同的说书艺人的口中,故事的偏差也就越来越大,经历了长期的添油加醋和以讹传讹之后,形成了大量我们耳熟能详的《西游》故事。

但现存的《西游记》中,也有着大量说书艺人的痕迹。简而言之,错误。李天飞先生曾举过好些个很有意思的例子,譬如小说世界观中的四大“部洲”,就是一个错误的说法,“南赡部洲(Jambudvipa)”的正确断句应该是“南/赡部/洲”,“赡部”是梵文音译,又翻译为“阎浮”,怎么会有“部洲”这种拆法呢?

与之相似,佛教原本的说法,东边的洲叫“东胜身洲(Purvavideha)”,据说这个洲的人能活250岁,“以其身胜南瞻部洲故也”,所以叫“胜身”。民间将本土阴阳家“赤县神州”的说法和“东胜身洲”搅和在一起,就编出了“东胜神州”。这还算好,像是“西牛贺州”,“贺”压根就是个错别字,原来是“货”。

许多类似的点就证明了,这本书在加工的过程中,加工者并不太懂佛教经典,而是将民间信仰中很多大开脑洞的想象加入其中。

除了低级错误外,《西游记》的故事,也展现出很多“抄袭”的痕迹,说书艺人(或是其他作者)在创作的过程中,有很多时候偷懒,直接从别的书里抄一部分,改吧改吧就成了。

如全书最晚加入的一个故事,是唐僧他爸爸陈光蕊的被谋害夺妻。这个故事其实就抄自唐代的《原化记》,只不过唐代的故事里,这个倒霉鬼名字叫崔生,而不是陈光蕊,其余的故事几乎完全一致,譬如在江中谋杀推落水中的情节如出一辙。

这也证明了,《西游记》的故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七拼八凑的时段,很多故事都不是原创的。而作者是不是吴承恩,其实并不重要,那些不断贡献新故事的说书人,也是这本书的重要作者。

学界关于此书的作者,现在争论很大,支持吴承恩的和不支持是吴承恩的,基本五五开,不支持的可能略占上风,但也无法提出更有说服力的新证据。所以现如今,出版《西游记》的时候,还得写成是“吴承恩 著”。如果哪天有更新的证据证明是别人,如李春芳等等,那么这个结论就要被改写了。